入秋行山﹕远足微观细听 做个生态调查员






















趁着刚开学还不太忙,而且天气已经没有这幺热,周末最佳的节目,莫过于登山远足,呼吸新鲜空气,为新学年储备正能量。带小朋友行山,如果纯粹当「放电」,任由他们通山跑,走马看花,那就未免太可惜了。专家指出,香港虽是弹丸之地,却蕴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所以大家远足时,若能抱持「生态调查员」的心态去观察细赏的话,肯定会有更多惊奇发现。
文︰沈雅诗、李乐嘉小模特儿︰Makis、Daemen亲子行山想更添乐趣,除了要有一双力气十足的腿,还得靠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,以及一双灵敏的耳朵,「当我们走入大自然,可以做的有趣事情实在太多,简单如数数遇见多少种昆虫、观察牠们的栖身环境,以至利用简单的工具,收录雀鸟的叫声,已经足够玩大半天」。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项目主任杜振南(Hugo)说。
外国的小朋友,走入丛林捉昆虫玩是等闲事,但港童最怕污糟,遇见小昆虫也望而生畏,Hugo指出,家长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,有助减低他们的恐惧感。胆子壮大了,还可以自製昆虫标本呢!
「蝴蝶、螳螂、甲虫,甚至苍蝇、蟑螂等昆虫,统统都可以用来做标本的,那当然是採集那些已经自然死亡的昆虫啦!只要用酒精浸泡尸体消毒,再把虫身用大头针或珠针固定在发泡胶上,让牠们风乾便大功告成。」但Hugo提醒,郊野公园内的昆虫是受到法例保护的,市民不可随意捕捉或带走,想採集样本,就要考虑其他地方了。
一边行山 一边记录物种Hugo一直致力推动体验式环境教育,他鼓励家长跟小朋友用更多方法去认识大自然,而不是停留于生态导赏这种被动的模式,「我们中心,甚至会举办生态速查活动,满6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参与其中。生态专家会带大家一边行山,一边搜索及记录在龙虎山範围内出没的物种,市民可以学习怎样做一个公民科学家」。
说回来,亲子登山,未必时时刻刻有生态专家在身旁,若发现了一些没见过的动植物,可以怎样认识更多呢?Hugo就推介大家使用一个手机App——iNaturalist。「这个App很易用,只要把拍到的动植物照片上传到iNaturalist资料库,很多科学家、大自然爱好者都会来协助辨识,更可与他们交流讨论。」
◆生态大发现我们在Hugo的带领下,近距离接触大自然,沿途看见很多蝴蝶、雀鸟和小昆虫,你又认识牠们吗?
黄猄蚁(图)黑尾灰蜻(图)埃及吹棉介壳虫(图)麻雀(图)泛光红蝽(图)波蚬蝶(图)[Happy PaMa 教得乐 第208期]
RELATED- 精选推介﹕野趣深「导」游